第1364章 十亩地一头牛,孩子老婆热炕头-《我,孙山,科举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夕阳西下,大鸟村的村民也陆陆续续地从作坊回来。

    等看到孙山后,一个接一个地过来拜见。

    孙山做了一个免礼的动作,笑着问:“今日作坊忙不忙?”

    村民甲上前一步,怯怯地说:“回大人的话,不忙。”

    村民甲被村长指了指,然后就被推出来了。艾玛,村长真不是人,这么多汉子到作坊干活,怎么就把他推出去呢?

    那可是父母官,高人一定,谁能像村长这样自如地跟孙大人说话呢?

    特别孙大人那双高高吊起的三角眼,不看过来还好,一看过来,快要吓尿了。

    就算不做亏心事,也担惊受怕。

    何况他还做了亏心事,时不时在作坊里偷偷地舀一勺鸟粪肥料回来。

    村民甲想着今日舀一勺放到口袋里,明日舀一勺放到口袋里,夜以继日,能偷到不少鸟粪肥料呢。

    孙山又问道:“今日在作坊忙了什么?跟往日一样?”

    村民乙上前一步,暗暗地把村长骂了一遍,点村民甲回答问题无所谓,怎么轮到点自己呢?

    莫非今日上班不够卖力,才遭罪要回答孙大人的问题?

    村民乙把头埋得低低,害怕与孙山对视:“回大人,今日跟往日一样,干的活都是那些。”

    随后补充道:“今日我负责筛选鸟粪的杂质。”

    作坊采取“标准化”“分工化”模式干活。每个岗位有固定的人员,专做一个任务。

    等一个月或者两个月后,进行轮岗,这样使得工作没那么枯燥,增加工人的新鲜感和积极性。

    这样做也相对公平,每个岗位都轮番上阵,不会出现轻松的工作轮不上,繁琐的工作甩不掉。

    孙山继续问:“库房那边堆放制作好的肥料多不多?”

    这个问题有点难度,有些粗心的村民只顾着干眼前的活,不关心外面的活。

    有的村民倒是知道,但说不出个大概。
    第(1/3)页